企业电子化的专家 Ragic 教你如何利用各种软件、
云服务让公司快速升级!
加入 Ragic 企业电子化的行列!
云工作术
各类应用演示
案例故事
逃离恶梦
关于 Ragic
云数据库
博客
关于Ragic
云工作术
各类应用演示
案例故事
逃离恶梦
关于 Ragic
云工作提案
软件比较
表格技巧
数码新鲜事
3C小学堂
免费范本
产业应用
理财
健康
职场 / 生活
制造业
零售业
服务业与其他产业
工程地产
政府 NGO
职涯与合作伙伴故事
电子化迷思破解
逃离 Excel 灾难
告别 ERP 恶梦
打印件恐怖故事
职场日记
我们的故事
Ragic教学
社群与客服
公告

如何根据发票日期和付款条件,自动带出应收款项到期日(Excel/Ragic 公式教学)?

作者:Maurice Lee

应收款项到期日计算

相关名词介绍

月结计算的三种逻辑

月结公式计算教学

一、简单版:发票日期加月结天数

1. Excel 作法

2. Ragic 作法

二、进阶版:固定结帐日与收款日

1. Excel 作法

2. Ragic 作法

三、变化版:变动结帐日和收款日

1. 依据客户改变付款日

2. 自行设置结帐日、收款日

B2B 交易时,为了方便客户并提供周转时间,通常不会在交易当下收款,而是将这笔款项列为应收帐款,并根据双方议定的付款条件(如月结 30 天),定一个未来的收款日期。

对负责管理收款事宜的公司人员来说,掌握好每笔帐款的应收日期,知道什么时候得催帐,才能避免延迟收款,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和现金流稳定性。

然而,处理过这类帐款的人都知道,应收日期的计算,很多时候不是“出货日期是 3 月 16 号,月结 30 天就是 4 月 15 日收款”这样直接加 N 天的直线逻辑,而可能要搭配特定的基准,如公司固定的“结帐日”、“付款日”,做出更复杂的推入算。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会教你如何用 Excel 公式来计算应收日期,并加码告诉你如何在 Ragic 里套公式,让应收日期的计算更有弹性。(Ragic 是一个跟 Excel 很类似,但在数据串连上能更节省时间的工具。它的子表格可以一目了然列出购买商品明细,还能设置帐款到期提醒,自动发信通知客户缴款。如果你对于这样的功能有兴趣的话,可以试试看 Ragic,或者是你原来就是 Ragic 订户的话,更可以参阅这个教学。)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如何透过 Excel 和 Ragic 自动推入算收款日期,减少手动操作及失误,提升工作效率吧!

帐款到期日计算的相关名词介绍

在开始编写公式之前,为了帮助你理解后续计算逻辑,这里先介绍几个计算应收日期时常用的重要名词:

发票日期

发票日期指的是公司开立发票的日期,通常发生在商品出货或服务完成时,也就是交易完成的日期。这是计算应收帐款到期日的重要依据,客户的付款期限通常从这个日期开始计算。

如果你的公司认定方式较简便,不是以“发票日期”来认定交易完成日的话,只要将你们认定交易完成日的基准日,代换以下教学的“发票日期”即可。

结帐日

结帐日是公司每月定期结算货款的日期,通常设置在每月的某一天(例如每月 25 日)。当发票日期在当月结帐日之前,该笔货款会归入当月帐款;若发票日期超过结帐日,则归入下个月的帐款。

付款条件

买卖双方通常会协议一个付款条件,并依此条件进行货款的收付。常见的付款条件有月结 30 、60 、90 或 120 天,应收帐款的到期日将根据月结天数来计算。

收款日

为了便于帐务管理,公司通常会设置一个固定的每月收款日(例如每月月底)。若客户同意,这个日期将作为应收款项的支付日期。

月结计算的三种常见逻辑

在计算应收帐款到期日时,常见的月结计算逻辑有以下三种:

1. 简单版:发票日期直接加月结天数(结帐日 = 月底,没有统一收款日)

这是最直观的计算方式,只需根据发票日期和月结条件来计算。例如,若发票日期为 7/11,月结条件为 30 天,则到期日为 8/10。

2. 进阶版:根据固定结帐日与收款日判断应收日期(最常用)

为了简化帐务处理,不少公司除了会设置固定的结帐日之外(常见为每月 25 日),也会设置一个固定的收款日,作为和大部分客户往来的帐款到期日。这个固定的收款日可以是每月的某一天(例如每月 5 日)或是月底,这是一般比较常见的做法。

以上图为例,假设 A 公司的结帐日为每月 25 日,收款日为每月月底。若发票日期为 7 月11 日,因日期落在结帐日 7 月 25 日 之前,因此这笔属于 7 月货款。根据月结条件(月结 60 天),从 7 月 25 日结帐日往后算 60 天为 9 月 23 日,而最接近的收款日为 9 月 30 日。因此,这笔帐款的到期日为 9 月 30 日。

3. 变化版:根据特定客户改变结帐日和收款日

在计算应收日期时,一般是以卖方设置的收款日为基准,但有时在面对规模较大或知名度较高的客户时,因为对方议价能力较强,卖方通常需要根据对方要求的付款日来调整计算方式。

例如,若 B 客户要求每月 10 日为固定付款日,即便 A 公司单击照月结 30 天计算的收款日是 9/30,最终仍需调整为 10/10。这类收款日期依客户付款日调整变化的情况通常是特例,仅适用于特定几笔帐款。

此外,若公司的结帐日与收款日并非固定的 25 日与月底,可以将这些日期设成字段,让公式能根据不同的结帐日和收款日进行弹性计算。这种方式更有弹性,可以根据各公司不同的情况做调整。

月结公式计算教学

一、简单版:发票日期直接加上月结天数

1. Excel 作法

(1) 如果你已经有一份记录发票日期和付款条件的 Excel 表单,要计算应收日期时,可以在表单上加入一个“预计收款日”的字段。

(2) 在计算预计收款日时,可以依照付款条件,将发票日期加上相对应的天数。假设发票日期保存在 A 栏,付款条件保存在 I 栏,则可以设置如下公式来计算预计收款日:

=IF(I2="月结 30", A2+30, IF(I2="月结 60", A2+60, IF(I2="月结 90", A2+90, IF(I2="月结 120", A2+120,""))))

设置完成后,Excel 会根据付款条件自动计算并显示预计收款日。

2. Ragic 作法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们将以“应收帐款”快速范本作为范例,但你也可以将这些步骤应用到自己创建的发票表单上。

(1) 在范本中,开立日期位于 A2 字段,收款条件则位于 A4 字段。因此在设计模式中,我们可以使用条件公式来根据付款条件,将发票开立日期加上相应的天数,来计算“应收日期”:

IF(A4.RAW="月结 30 (Net 30)", A2+30, IF(A4.RAW="月结 60 (Net 60)", A2+60, IF(A4.RAW="月结 90 (Net 90)", A2+90, IF(A4.RAW="月结 120 (Net 120)", A2+120,""))))

备注:当条件公式需要参照其他字段的字符串值时,记得在字段名称后加上 .RAW

(2) 公式设置完成后,只需在表单中填入发票日期和收款条件,系统即可自动计算出对应的应收日期。

二、进阶版:固定结帐日与收款日

如果公司结帐日是每月 25 日,收款日为每月月底,如何依据发票日期和付款条件来计算应收帐款到期日?

我们可以用条件公式和日期公式 DAY () 来判断发票日期是否已超过结帐日(25 日)。如果超过,则属于下月帐款,帐款到期日将延后一个月,再依照付款条件推入算(例如月结 30 天则加一个月,60 天则加两个月,以此类推入),并让到期日落在月底。若发票日期在 25 日或之前,则该款项仍归属于当月帐款,并依据付款条件推入算到期日,使其落在月底。

举例来说,假设有两张发票,付款条件皆为月结 30 天:

1 月 24 日开立的发票:因发票日期未超过结帐日(25 日),仍属于当月帐款,月份数为 0。根据月结 30 天条件,将加 1 个月,因此到期日为 2 月底(0 + 1 = 1 个月后)。
1 月 26 日开立的发票:此发票已超过结帐日(25 日),因此属于次月帐款,先加 1 个月,再加上月结 30 天的 1 个月,最终到期日为 3 月底(1+1=2 个月后)。

为了确保到期日落在月底,我们可以用 Excel 和 Ragic 都支持的 EOMONTH 函数。这个函数可根据指定的日期和相隔的月份数,计算并传回该月的最后一天作为到期日。

1. Excel 作法

(1) 我们可以在“预计收款日”字段上,将公式设置为:

=IF(DAY(A2)>25,EOMONTH(A2, IF(I2="月结 30", 2, IF(I2="月结 60", 3, IF(I2="月结 90", 4, IF(I2="月结 120", 5, 0))))), EOMONTH(A2, IF(I2="月结 30", 1, IF(I2="月结 60", 2, IF(I2="月结 90", 3, IF(I2="月结 120", 4, 0))))))

这个公式会先检查发票日期是否超过 25 日。如果超过 25 日,则会依照月结条件(如月结 30 天、60 天等)额外加上一个月,并将到期日设为该月的月底。如果发票日期是 25 日或之前,则直接依据月结条件计算到期日,并确保到期日落在该月的月底。

(2) 设置完成后,系统就能自动计算出预计收款日。

2. Ragic 作法

(1) 我们一样以“应收帐款”快速范本作为范例,并将应收日期字段的公式设置为:

IF(DAY(A2)>25,EOMONTH(D2, IF(D4.RAW="月结 30 (Net 30)", 2, IF(D4.RAW="月结 60 (Net 60)", 3, IF(D4.RAW="月结 90 (Net 90)", 4, IF(D4.RAW="月结 120 (Net 120)", 5, 0))))), EOMONTH(D2, IF(D4.RAW="月结 30 (Net 30)", 1, IF(D4.RAW="月结 60 (Net 60)", 2, IF(D4.RAW="月结 90 (Net 90)", 3, IF(D4.RAW="月结 120 (Net 120)", 4, 0))))))

公式逻辑和 Excel 类似,在判断发票日期是否超过 25 日后,再依据月结条件来推入算应收日期。

(2) 设置完成后,只要输入发票日期和付款条件后,系统就会自动计算出应收日期。

三、变化版:根据特定客户改变结帐日和收款日

1. 依据客户改变付款日

在面对规模较大或知名度较高的客户时,可能会需要依照对方指定的付款日作为应收款项的到期日。那么,该如何让系统自动计算应收日期呢?

通常这类客户的付款日会晚于公司原本设置的应收日期,因此关键在于判断新的应收日期应该落在原本设置的月份,还是顺延至下个月。可以依照以下步骤进行设置:

(1) 新增一个数值字段 “客户付款日”(A5),用来设置客户的付款日。

(2) 新增一个“原应收日期推入算”字段(G2),并设置以下公式(与上一阶段进阶常用版的“应收日期”公式相同):

IF(DAY(A2)>25,EOMONTH(D2, IF(D4.RAW="月结 30 (Net 30)", 2, IF(D4.RAW="月结 60 (Net 60)", 3, IF(D4.RAW="月结 90 (Net 90)", 4, IF(D4.RAW="月结 120 (Net 120)", 5, 0))))), EOMONTH(D2, IF(D4.RAW="月结 30 (Net 30)", 1, IF(D4.RAW="月结 60 (Net 60)", 2, IF(D4.RAW="月结 90 (Net 90)", 3, IF(D4.RAW="月结 120 (Net 120)", 4, 0))))))

(3) 新增一个数值字段“取原应收日的日期”(G3),并设置公式 DAY(G2),用来抽取应收日期的日数部分。

(4) 在“应收日期”字段设置以下公式:

IF(A5>=G3, DATE(YEAR(G2), MONTH(G2),A5), DATE(YEAR(G2), MONTH(G2)+1,A5))

这个公式的逻辑是:

• 若“客户付款日”(A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原应收日的日期”(G3),则应收日期便会在同一个月。

• 若“客户付款日”的日数较小,应收日期则自动延期至下个月。

这样的设置下,即使“客户付款日”未输入,系统仍能正确计算应收日期。

(5) 公式设置完成后,只要输入发票的开立日期、月结条件以及客户指定的付款日,即可自动推入算出应收日期。

2. 自行设置结帐日、收款日

如果公司的结帐日不在每月 25 日,且收款日也不是一般常见的月底,你可以将结帐日和收款日分别设为字段,并新增几个字段来判断在每个条件下,应收日期的月份数应增加多少,从而推入算出应收日期。具体判断条件如下:

• 判断发票日期是否超过当月结帐日:若超过,则计算为下月收款(应收日期加一个月)

• 根据月结条件,计算需要增加的月份数

• 判断收款日是否小于结帐日:若小于,则计算为下月收款(应收日期加一个月)

你可以参阅以下步骤来设计表单:

(1) 在表单上新增结帐日(A5)、收款日(D5)两个数值字段。

(2) 新增一个“超过当月结帐日?”的数值字段(G2),并将公式设置为:

IF(DAY(A2)>A5,1,0)

这样的设置代表当发票日期超过结帐日时,将会显示为 1,表示为下月帐款,月份数要加 1;若未超过,则显示为 0,表示为当月帐款。

(3) 再新增一个“收款条件加月数”的数值字段(G3),用来判断应收日期要根据月结条件多加几个月。比如,月结 30 天需多加一个月,月结 60 天多加两个月,依此类推入。公式可以设置为:

IF(A4.RAW="月结 30 (Net 30)", 1, IF(A4.RAW="月结 60 (Net 60)", 2, IF(A4.RAW="月结 90 (Net 90)", 3, IF(A4.RAW="月结 120 (Net 120)", 4, 0))))

(4) 新增一个名为“收款日小于结帐日?”的数值字段(G4),用来判断如果收款日早于结帐日,则应收日期需要多加一个月,否则为 0。公式可以设置为:

IF(D5 < A5,1,0)

(5) 在应收日期字段,将公式设置为:

DATE(YEAR(A2),MONTH(A2)+G2+G3+G4,D5)

这个公式会依据前面三个条件判断字段所增加的月份数,计算出应收日期应该落在发票开立日期后的几个月,并将日期设为收款日。

(6) 公式设置完成后,便能依据公司的结帐日、收款日自动计算应收日期。

博客背后使用 Ragic! : 最强大的 No Code 企业电子化工具
    把数据放在Excel上不只是拖累团队的行政效率,他也很容易出错并且无法进行任何内控。
    当您的团队成长时,使用Excel管理数据就会越来越痛苦。
    创建你们的第一个云数据库!

    马上登记
    免费试用 Ragic!

    用 Google 帐号登记

    北京立即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2003680号
    用户条款 | 隐私权政策